皮肤癌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等类型,不同类型症状有差异,也有共同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症状表现和发现难易不同,长期紫外线暴露、有家族史或既往病史人群是高危人群,发现皮肤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基底细胞癌:多发生于老年人曝光部位,如面部。初起常为小的、半透明结节,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质地较硬,缓慢增大,中央可破溃,形成溃疡,边缘卷起,形似“鼠咬状”,一般无痛。
鳞状细胞癌:常发生于头皮、面部、手背等曝光部位。早期多为红斑状、角化性丘疹,逐渐增大,可形成斑块或结节,表面常伴有鳞屑或痂皮,容易破溃、出血,继发感染时有脓性分泌物,伴有疼痛。
黑色素瘤:通常由色素痣恶变而来,好发于皮肤,也可见于黏膜等部位。表现为色素痣的大小、形状、颜色发生变化,如色素痣迅速增大、颜色加深(可从棕褐色、黑色变为杂色,如红、白、蓝等)、边界不规则、表面不光滑、出现溃疡、出血等,还可能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另外,甲下黑色素瘤可能表现为指甲下黑线增宽、色泽改变等。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皮肤癌的症状可能在表现和发现难易程度上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皮肤癌相对少见,但如果有皮肤长期不愈的斑块、结节等也需警惕;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等因素,皮肤癌的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紫外线暴露是皮肤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有长期户外工作、频繁日光浴等生活方式的人群,皮肤癌的发生风险较高,其皮肤出现异常表现的概率也相对更大。有皮肤癌家族史或既往有皮肤癌病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更应密切关注皮肤变化,一旦发现皮肤有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