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分急性与慢性,急性局部病变部位明显红肿、皮温高、剧烈疼痛且不敢活动,全身突发高热伴寒战;慢性局部有窦道流脓、周围皮肤色素沉着瘢痕形成、骨质增厚变形,全身长期消耗致消瘦贫血,儿童急性症状可能隐匿易被忽视,老年人慢性骨髓炎窦道难愈、全身症状更明显且易合并基础病需加强营养等综合评估治疗。
一、急性骨髓炎症状
(一)局部症状
病变部位出现明显红肿,皮肤温度较周围正常组织升高,局部有剧烈疼痛,患者常因疼痛而不敢活动病变部位,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局部血管扩张、组织充血水肿及神经末梢受刺激所致。
(二)全身症状
患者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以上,伴有寒战,此为细菌感染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的表现,机体通过发热来调动免疫机制对抗病原体。
二、慢性骨髓炎症状
(一)局部症状
局部皮肤可见窦道形成,反复流出脓性分泌物,窦道周围皮肤多伴有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病变部位可存在骨质增厚、变形等情况,这是因为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导致局部组织修复异常及骨质破坏与修复交替进行。
(二)全身症状
患者长期处于慢性消耗状态,可出现消瘦、贫血等表现,是由于慢性炎症持续消耗机体能量及营养物质,影响机体正常代谢与营养吸收。
三、不同人群骨髓炎症状特点
(一)儿童
儿童急性骨髓炎时症状可能较不典型,局部红肿热痛表现可能相对隐匿,需密切观察患儿肢体活动情况及有无低热等表现,因儿童机体反应性与成人不同,易被忽视。
(二)老年人
老年人慢性骨髓炎时,机体修复能力较弱,窦道愈合困难,全身状态可能更差,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需加强营养支持及综合评估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