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可引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不愈合、感染等,老年患者需加强呼吸道及皮肤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青壮年患者要重点关注骨折愈合与后期关节功能恢复并及时开展康复训练。
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颈骨折后,供应股骨头的血运受损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尤其头下型及经颈型骨折,骨折端移位易破坏旋股内、外侧动脉等重要血供,青壮年患者因血运破坏更严重,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风险相对较高,会影响髋关节功能,导致疼痛、活动受限等。
二、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愈合后若复位不佳或关节面恢复不良,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可引发创伤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随病情进展,关节功能逐渐减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折后长期卧床致下肢活动减少,血液回流减慢,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若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老年人及长期制动患者此风险更高,需注意早期进行下肢活动及抗凝预防。
四、骨折不愈合
股骨颈骨折愈合困难,尤其是头下型骨折,血供破坏严重,骨折端难以获得有效血运支持,易出现骨折不愈合。表现为骨折部位持续疼痛、异常活动等,影响肢体功能恢复。
五、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手术操作可能引发感染,包括切口感染、骨髓炎等。感染会进一步影响骨折愈合,需及时抗感染治疗,严重时可导致病情迁延不愈。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易并发肺部感染、压疮等,需加强呼吸道护理(鼓励咳痰、翻身拍背)及皮肤护理(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相关并发症。
青壮年患者:需重点关注骨折愈合及后期关节功能恢复,及时开展康复训练,避免因并发症导致关节功能严重受损,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