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结节骨骺炎是好发于青少年的骨科疾病病变部位为胫骨结节骨骺青少年生长发育时骨骺未闭合日常运动中股四头肌收缩经髌腱传力至该部位剧烈运动致骨骺反复牵拉损伤引发炎症反应且生长发育期骨骺血运特殊修复有限不同性别因运动等因素有发病差异。
一、胫骨结节骨骺炎的定义
胫骨结节骨骺炎是一种好发于11~15岁青少年的骨科疾病,主要病变部位为胫骨结节处的骨骺。因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胫骨结节的骨骺尚未完全闭合,在此期间若受到过度的机械应力作用,易引发骨骺的慢性损伤及炎症反应。
二、发病机理
1.解剖生理基础
青少年时期胫骨结节的骨骺尚未闭合,骨骺是骨骼生长的重要结构,此时股四头肌通过髌腱与胫骨结节相连。在日常活动或运动过程中,股四头肌频繁收缩,会产生较大的牵引力通过髌腱传导至胫骨结节骨骺处。
2.力学因素作用
当青少年进行跑跳、球类等剧烈运动时,股四头肌的强力收缩使得髌腱对胫骨结节骨骺的拉力显著增加,这种反复的牵拉应力超过了骨骺的耐受限度,导致骨骺出现慢性损伤。随着损伤的积累,局部会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组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进而出现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例如,长时间、高强度的跳跃运动可使髌腱对胫骨结节骨骺的应力集中效应更为明显,增加了发病风险。
3.生长发育阶段影响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骨骺的血运相对特殊,其自身的修复能力相对有限。一旦受到反复的机械应力损伤,骨骺的修复过程易出现异常,炎症反应持续存在,进一步加重局部的病理状态,促使胫骨结节骨骺炎的发生与发展。此外,不同性别在生长发育速度上存在差异,一般而言,男性青少年由于运动参与度较高且生长发育阶段的肌肉力量增长较快,相对女性青少年可能更易因过度运动导致该疾病,但这一差异也与个体的具体运动习惯等因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