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还可能是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死等疾病或饮酒、过度劳累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中,心肌、脑、肝、肾等动物组织以及绿豆芽中含量较高。转氨酶分为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如果肝细胞或某些组织损伤或坏死,都会使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或谷草转氨酶升高,医学上称为转氨酶高。
转氨酶高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肝炎:这是导致转氨酶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
脂肪肝:长期酗酒、肥胖、糖尿病等原因可导致脂肪肝,使肝细胞受损,转氨酶升高。
肝硬化:肝硬化时,肝细胞受损,也会导致转氨酶升高。
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时,AST同工酶、CK同工酶升高,其中CK-MB升高最早,也最为敏感。
其他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肺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
除了上述疾病外,一些非疾病因素也可能导致转氨酶高,如剧烈运动、过度劳累、饮酒、口服某些药物等。因此,如果发现转氨酶高,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对于转氨酶高的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肝炎引起的,需要抗病毒、保肝治疗;如果是脂肪肝引起的,需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肥等。同时,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饮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转氨酶水平比成年人略高,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儿童转氨酶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并定期复查。
总之,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如果发现转氨酶高,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