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局部有疼痛(活动时加重且不同部位特点有别)、肿胀(组织液积聚致病变部位隆起饱满)、压痛(按压明显痛)、皮肤温度升高(炎症致循环加快),部分感染性骨膜炎有全身发热寒战等,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长期高强度运动、外伤等易诱发需注意骨骼保护。
一、局部症状
1.疼痛:骨膜炎患者病变部位多有疼痛表现,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且活动时疼痛往往会加重,例如长时间行走或剧烈运动后,下肢骨膜炎部位疼痛会明显加剧。不同部位的骨膜炎疼痛特点略有差异,如胫骨骨膜炎患者在小腿胫骨区域会有特定位置的疼痛。
2.肿胀:由于炎症刺激,局部组织会出现液体积聚,进而导致肿胀,可见病变部位组织隆起,皮肤外观略显饱满。以足踝部骨膜炎为例,足踝会出现明显肿胀现象。
3.压痛:病变部位按压时可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骨膜炎较为典型的局部体征之一,用手指按压骨膜炎对应的体表位置时,患者能清晰感受到痛感。
4.皮肤温度变化:炎症反应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部分骨膜炎患者病变部位皮肤温度会升高,触摸时可察觉较周围正常皮肤温度偏高。
二、全身症状
部分感染性骨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8℃及以上,还可能伴有寒战,这是因为感染病原体入侵机体,引发全身性的炎症反应。
不同人群骨膜炎症状表现略有不同,儿童若因过度运动等导致骨膜炎,症状可能相对隐匿,需家长密切观察其活动时的异常表现;老年人骨膜炎多与退行性病变等因素相关,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但同样会出现上述局部及部分全身症状;有既往感染病史或骨外伤病史的人群,发生骨膜炎时症状可能更易被触发,且病情发展可能有其特殊性,需格外关注病变部位的变化情况。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高强度运动、外伤等情况容易诱发骨膜炎,进而出现相应症状,因此这类人群要尤其注意对骨骼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