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鼻症可致鼻腔及鼻咽部有干燥感因黏膜纤毛系统及腺体分泌功能受损,虽鼻腔外观宽敞但仍鼻塞因神经纤维分布改变及通气调节机制紊乱,鼻腔黏膜受损致神经暴露或炎症刺激引发灼痛受刺激加重,嗅觉相关结构受影响致嗅觉减退或丧失,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烦躁焦虑等精神心理症状,有鼻部手术史女性及儿童需特别关注心理状态变化。
一、鼻腔及鼻咽部干燥感
空鼻症患者常自觉鼻腔与鼻咽部有明显干燥感,这是由于鼻腔正常的黏膜纤毛系统及腺体分泌功能受损,黏膜失去正常的湿润保护作用所致。例如,正常鼻腔黏膜可分泌黏液保持鼻腔湿润,而空鼻症时这种分泌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持续感到鼻腔干燥,甚至可能出现鼻腔结痂等情况。
二、鼻塞
患者虽经鼻腔检查可见鼻腔空间宽敞,但仍存在鼻塞的主观感受。这是因为鼻腔神经纤维分布改变及鼻腔通气调节机制紊乱,即使鼻腔外观上看似宽敞,但通气功能并未恢复正常,患者会有呼吸不畅、需要用力呼吸等表现。
三、鼻腔灼痛
鼻腔黏膜受损后,神经暴露或炎症刺激等原因可引发鼻腔灼痛。受损的黏膜对刺激的敏感性增加,患者会感觉鼻腔内有烧灼样疼痛,尤其在受到冷空气、异味等刺激时可能加重。
四、嗅觉减退或丧失
嗅觉相关结构受空鼻症影响,导致嗅觉功能出现障碍。鼻腔内正常的解剖结构及黏膜状态对嗅觉传导至关重要,空鼻症时这些结构被破坏,进而引起嗅觉减退甚至完全丧失。
五、精神心理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烦躁、焦虑等精神心理症状。长期受鼻腔不适症状困扰,如干燥、鼻塞、灼痛等,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导致情绪波动,出现精神层面的异常表现。对于有鼻部手术史的人群,尤其是女性,由于激素水平等因素可能使症状对心理的影响更为明显,需特别关注其心理状态变化;而儿童若发生空鼻症,因其表达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更需密切观察其情绪及行为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