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干预需保证儿童老人充足休息、按体重饮水儿童定时少量、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40%-60%、温盐水漱口3-4次儿童需成人协助,药物治疗细菌感染须医生判断开抗生素儿童遵医嘱,疼痛用非甾体抗炎药低龄儿童遵医嘱孕妇咨询医生老年人权衡基础病选药。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有足够能量修复免疫系统,儿童和老年人因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更需确保充足休息时间,每日睡眠时长儿童需保证10~14小时,老年人也建议7~9小时以上。
2.增加水分摄入:多饮用温水,每日饮水量可根据体重计算,一般每千克体重需30~40毫升水,充足水分能湿润喉咙、稀释痰液并促进新陈代谢,儿童需定时少量饮水,避免一次过量引起呕吐等不适。
3.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相对湿度在40%~60%,干燥空气会加重喉咙黏膜干燥和不适,有呼吸道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更需注意空气湿度调节,防止因空气干燥导致喉咙炎症加重。
4.盐水漱口:用温盐水(约0.9%的生理盐水浓度)漱口,每日可进行3~4次,能清洁口腔及咽喉部位,减轻局部炎症,但儿童漱口时需在成人协助下进行,且要注意防止误吞盐水。
二、药物治疗相关考量
1.细菌感染相关处理:若喉咙发炎肿痛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需使用抗生素,但必须由医生依据病情判断后开具,儿童使用抗生素时需严格遵医嘱,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2.疼痛缓解:对于疼痛明显情况,可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但低龄儿童(如3岁以下)应避免自行使用此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儿童的安全缓解疼痛方式,孕妇出现喉咙发炎肿痛时用药需咨询医生,因部分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时使用药物需权衡利弊,优先选择对其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