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区分急慢性扁桃体炎通过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一般治疗包括休息饮食与口腔卫生药物治疗分细菌病毒感染处理手术有指征及特殊人群考量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各有注意事项。
一、病情评估
需区分急性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者多有咽痛、发热等表现,慢性者可反复咽部不适。通过体格检查(观察扁桃体大小、有无充血、脓性分泌物等)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常升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可能增多,同时评估有无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
二、一般治疗
1.休息:急性发作期需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助身体恢复。
2.饮食: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咽部不适。
3.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三、药物治疗
1.细菌感染治疗:若明确为细菌感染(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可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具体遵医嘱),但需注意药物过敏等情况。
2.病毒感染治疗:病毒感染多对症处理,如使用退热药物缓解发热(儿童需谨慎选择安全退热方式及药物,体温未超38.5℃且精神良好时可先物理降温),咽痛时可使用局部含片缓解症状。
四、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反复发生急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4-5次及以上)、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吞咽、已成为其他脏器病变病灶等情况,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2.特殊人群考量:儿童手术需权衡利弊,评估风险收益;孕妇手术需考虑对妊娠影响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避免自行滥用药物,退热优先物理降温,密切观察呼吸等情况,防止呼吸道梗阻。
2.孕妇:药物选择谨慎,优先用对胎儿影响小者,必要时遵医嘱,同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3.老年人:注意观察全身状况,评估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用药考虑肝肾功能,遵循个体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