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裂局部有明显持续疼痛活动或按压加剧、肿胀泛红、压痛显著、严重时畸形、活动受限,部分患者有轻微发热,儿童症状不典型表现为局部轻微肿胀不愿活动相应肢体,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症状隐匿疼痛较轻微需重视及时就医。
一、局部症状
1.疼痛:骨裂部位通常会出现明显且持续的疼痛,在受伤当时即可感觉到,活动或按压骨裂处时疼痛会加剧,疼痛程度因个体对疼痛的耐受度及骨裂严重程度有所不同,例如轻微骨裂可能仅表现为隐痛,而较严重骨裂疼痛较为剧烈。
2.肿胀:受伤部位因血管破裂出血及组织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出现肿胀,皮肤可能会有泛红现象,肿胀程度与骨裂损伤的血管数量及组织破坏范围相关,若骨裂处血管损伤严重,肿胀可能较为明显。
3.压痛:用手指按压骨裂部位时,会有显著的压痛感,这是骨裂较为典型的体征之一,通过按压能明确疼痛的具体位置,帮助判断骨裂的大致部位。
4.畸形:严重的骨裂可能会出现骨折端移位,从而导致受伤部位外观出现畸形,比如肢体的形状与正常侧相比发生明显改变,这是由于骨折端错位后骨骼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所致。
5.活动受限:因疼痛及骨骼结构的异常,受伤部位往往无法正常活动,例如手臂骨裂时手臂难以正常屈伸、旋转等,这是因为骨裂处的不稳定及疼痛限制了关节的正常运动功能。
二、全身伴随症状
部分骨裂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发热,这是机体对骨裂损伤产生的应激反应,属于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但一般体温不会超过38℃,若发热伴有高热(体温>38.5℃)或持续发热不退,需警惕是否合并感染等其他情况。此外,儿童发生骨裂时,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常表现为局部轻微肿胀、不愿活动相应肢体等,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受伤部位的异常表现;老年人骨裂时,因骨质疏松等因素,症状可能相对隐匿,疼痛可能较轻微,但仍需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