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等症状,大量蛋白尿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致尿蛋白定量超3.5g/d,低蛋白血症致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且全身水肿,水肿因低蛋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呈可凹性,高脂血症由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等致血脂升高,长期高脂血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机制及表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尿蛋白定量通常超过3.5g/d。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可能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这是因为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使尿液表面张力改变。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可能因不能准确表达而仅表现为家长发现尿液异常起泡沫;成年人可能自觉尿液有异常改变,但具体表现仍以尿蛋白定量结果为客观依据。
低蛋白血症
机制及表现:由于大量蛋白质丢失,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低于30g/L。患者会出现全身水肿,尤其以低垂部位明显,儿童可能在眼睑、下肢等部位首先出现水肿,随着病情进展可波及全身。低蛋白血症还可能导致患者营养状况变差,儿童则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
水肿
发生情况及特点:水肿是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生与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关。水肿可呈可凹性,即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凹陷。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水肿可能更易迅速蔓延,因为儿童组织间隙疏松;成年人水肿可能相对局限,但严重时也可全身水肿。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卧床的患者水肿可能更易集中在腰骶部等部位。
高脂血症
机制及表现: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等因素导致血脂升高,表现为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升高。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代谢性疾病基础,可能会加重脂质代谢紊乱。高脂血症一般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但长期高脂血症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需要关注血脂情况对整体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