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首选手法复位,包括足蹬法、科氏法,手法复位失败或合并相关损伤需行切开复位,复位成功后用三角巾悬吊或肩关节支具、石膏固定,固定期间进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及活动手腕手指,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肩关节功能锻炼,儿童复位要轻柔防伤骨骺,老年人固定防骨折加重且调整康复锻炼强度,孕产期治疗兼顾母婴安全,基础疾病患者治疗中控制基础疾病。
一、复位
肩关节脱位首选手法复位,常见方法如下:
足蹬法(Hippocrates法):患者仰卧,术者站于患侧,用同侧足跟置于患者腋下,双手握住患肢腕部,沿患肢长轴牵引并内旋、外旋患肢,多可使脱位肩关节复位。
科氏法:适用于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握患肢腕部,屈肘90°,另一手握肘部,沿上臂长轴牵引后内收、内旋上臂可助复位。若手法复位失败或合并骨折、血管神经损伤等情况,需行切开复位。
二、固定
复位成功后需固定,常用方法有:
三角巾悬吊固定:一般固定3周左右,适用于单纯性肩关节前脱位。
肩关节支具或石膏固定:对于复发性肩关节脱位或伴有肩袖损伤等情况,可采用此类固定,固定时间依病情而定。
三、康复治疗
固定期间:进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练习,防止肌肉萎缩,同时活动手腕和手指。
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肩关节功能锻炼,包括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旋转等活动,可通过主动运动、助力运动等方式进行,需循序渐进增加活动范围与强度,一般需数周甚至数月恢复正常功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肩关节脱位较少见,复位时需轻柔,避免损伤骨骺等结构。
老年人:常合并骨质疏松,固定时防骨折加重,康复锻炼依身体状况调整强度,避免过度活动再损伤。
女性(孕产期):治疗兼顾母婴安全,复位选对胎儿影响小的方法,固定与康复锻炼遵医嘱谨慎进行。
基础疾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疗中控制基础疾病,复位时考量全身状况,防基础疾病因疼痛等刺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