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好发于老年人曝光部位,初期为小半透明结节等;鳞状细胞癌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发生,早期是红斑丘疹样小结节等;黑色素瘤起源于色素痣恶变,有形态颜色大小等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
一、基底细胞癌症状
基底细胞癌好发于老年人曝光部位,如面部等。初期多表现为小的、半透明结节,质地较硬,表面可有溃疡,边缘隆起,形似珍珠样,有的可伴有毛细血管扩张。随着病情进展,溃疡可逐渐扩大,侵蚀周围组织,一般生长缓慢,但也有少数侵袭性较强的类型。例如,常见于头面部的基底细胞癌,早期可能只是一个不易察觉的小结节,颜色可能与周围皮肤有差异,可能偏白或偏红,之后逐渐发展为溃疡等表现。
二、鳞状细胞癌症状
鳞状细胞癌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尤其是长期受紫外线照射的部位、有慢性溃疡或瘢痕处等。早期常表现为红斑状或丘疹样小结节,表面可有鳞屑,随后可逐渐增大,形成溃疡,溃疡边缘隆起,质地较硬,基底高低不平,易出血,伴有恶臭。比如,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手臂等部位出现的鳞状细胞癌,开始可能是一个小的红色丘疹,慢慢发展成溃疡且不易愈合。
三、黑色素瘤症状
黑色素瘤通常起源于色素痣恶变,其症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主要表现为色素痣的形态、颜色、大小等发生变化,如原本对称的色素痣变得不对称,边界不规则,颜色不均匀,可出现多种颜色混合,如黑色、棕色、红色、白色等,直径大于6毫米(ABCDE原则:A-不对称性,B-边界不规则,C-颜色不均匀,D-直径大于6毫米,E-隆起或变化),而且可能伴有瘙痒、出血、破溃等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黑色素瘤,对于有色素痣的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或经常受到摩擦等刺激的部位的色素痣,更要密切观察其变化。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紫外线暴露是黑色素瘤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经常进行户外活动且不注意防晒的人群要格外关注皮肤色素痣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