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结节骨骺炎是怎么回事
胫骨结节骨骺炎多见于喜好运动的11-15岁青少年,因股四头肌肌腱反复牵拉骨骺致慢性损伤炎症,运动及生长发育特点为病因,症状为膝前下方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伴肿胀,体征是胫骨结节处压痛、可触及硬结且活动时疼痛加剧,诊断依据病史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以非药物干预为主需休息、物理治疗,青少年患者家长要引导其循序渐进运动,低龄儿童要避免剧烈运动防发病。
一、定义
胫骨结节骨骺炎是一种多见于11~15岁喜好运动青少年的疾病,主要因胫骨结节处的股四头肌肌腱反复牵拉,致使骨骺局部损伤引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二、病因
1.运动因素:多见于喜好剧烈运动的青少年,如跑步、跳跃等运动时,股四头肌频繁收缩,对胫骨结节处的骨骺产生反复牵拉,长期积累可导致骨骺损伤,引发炎症。
2.生长发育特点:此年龄段青少年骨骺尚未完全骨化,结构相对薄弱,易因外力作用受损。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膝前下方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部分患者可伴有局部肿胀。
2.体征:胫骨结节处有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硬结,膝关节屈伸、跑跳等活动时疼痛加剧。
四、诊断
1.病史与症状:依据患者青少年病史、膝前下方疼痛及活动相关加重的表现。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见胫骨结节骨骺不规则、碎裂等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五、治疗
1.非药物干预为主:首先让患者休息,减少剧烈运动,避免加重对胫骨结节的牵拉。可通过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缓解症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青少年患者:家长需关注孩子运动情况,引导其遵循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避免过度运动。运动后注意观察孩子膝部反应,若出现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减少活动量并休息。因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特别注重避免因不当运动导致骨骺损伤加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2.低龄儿童:严格避免低龄儿童采用可能加重胫骨结节骨骺损伤的剧烈运动方式,以预防该疾病发生,保障儿童骨骼健康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