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连的局部因素包括骨折部位血液供应不佳、骨折端感染、骨折端不稳定以及有软组织嵌入,全身因素涉及老年人骨代谢速率减慢、营养不良、患糖尿病或骨质疏松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及吸烟致骨折部位血运受影响且成骨细胞活性降低。
一、局部因素
1.骨折部位血液供应不佳:某些骨折部位本身血供较差,例如胫骨中下段骨折,其滋养动脉从骨干中上1/3处进入,中下段骨折时容易损伤滋养动脉,导致骨折端血供不足,进而影响骨愈合,增加骨不连发生风险。
2.骨折端感染:骨折后若发生感染,细菌及其毒素会破坏局部骨组织、血运及正常的愈合环境,炎症反应持续存在会阻碍成骨细胞功能和骨基质形成,引发骨不连。
3.骨折端不稳定:骨折固定不牢固、复位不佳等情况会导致骨折端持续微动,这种微动会干扰骨痂形成和改建过程,不利于骨折愈合,易发展为骨不连。
4.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骨折时若有肌肉、肌腱、血管等软组织嵌入骨折断端之间,会阻挡骨折断端的接触和愈合,从而引发骨不连。
二、全身因素
1.年龄:老年人骨代谢速率减慢,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形成能力减弱,相较于年轻人更易出现骨不连。例如老年人骨折后,骨愈合所需时间通常更长,且愈合质量相对较差。
2.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C(参与胶原合成)、维生素D(影响钙吸收和骨代谢)等营养物质时,会影响骨的正常代谢和修复过程。如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胶原合成减少,影响骨基质形成,进而增加骨不连风险。
3.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存在血管病变,导致骨折部位血供受损,同时高血糖环境不利于成骨细胞功能发挥,还易引发感染,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易引发骨不连。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患者骨量减少、骨质量下降,骨的强度和韧性降低,骨折后骨愈合能力减弱,更容易出现骨不连情况。
4.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收缩血管,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还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形成能力,从而增加骨不连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