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骨裂非手术治疗有制动休息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定期复查、受伤初期72小时内冷敷减轻肿胀疼痛、休息时抬高患肢促回流,若移位明显等情况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儿童固定要防影响生长定期调装置并适度康复,老年人需加强营养防卧床并发症,基础疾病患者需严格控血糖,恢复中后期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开展膝关节屈伸等康复锻炼把控强度时机。
一、非手术治疗
1.制动休息:通过石膏或支具对受伤膝盖进行固定,限制膝关节活动,为骨裂部位创造稳定的愈合环境,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期间需定期复查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2.冷敷处理:受伤初期72小时内,使用冰袋等对膝盖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以减轻肿胀与疼痛,冷敷时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3.抬高患肢:休息时将受伤的膝盖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位置,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从而减轻膝盖部位的肿胀。
二、手术治疗
若膝盖关节骨裂存在移位明显、关节面不平整等情况,可能需进行手术干预。手术方式主要为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手术恢复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以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
三、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骨骼处于发育阶段,固定膝盖时需留意避免影响骨骼生长,应定期调整固定装置,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康复锻炼,避免因固定过紧或锻炼不当影响生长发育。
2.老年人:老年人骨裂愈合能力相对较差,需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等有助于骨骼健康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等,同时要预防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等。
3.基础疾病患者: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不利于伤口愈合与骨折修复,应遵循糖尿病饮食及治疗方案,确保血糖稳定。
四、康复治疗
在骨折恢复中后期,需在医生指导下开展适当康复锻炼,例如逐步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等,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但要把控锻炼强度与时机,避免过早进行剧烈运动致使再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