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因急性反复发作或隐窝引流不畅致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成持续炎症,有局部反复发作咽痛等及全身乏力低热等表现,依据病史及局部检查诊断,治疗包括增强免疫力、局部用含漱液、符合指征手术,预防需保持口腔清洁等,儿童要关注扁桃体肥大呼吸状况及用药谨慎,孕妇用药遵医嘱,老年需考量基础疾病选治疗方式。
一、定义
慢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持续感染性炎症,多因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二、病因
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易在隐窝内繁殖引发炎症。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反复发作咽痛、咽部不适、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小儿扁桃体过度肥大可出现呼吸不畅、吞咽困难等。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乏力、低热等全身表现。
四、诊断
依据病史(反复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史)及局部检查,局部检查可见扁桃体及腭舌弓慢性充血,隐窝口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或挤压时有分泌物从隐窝口溢出。
五、治疗原则
1.增强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度运动等方式提高机体抵抗力。
2.局部治疗: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清洁口腔,抑制局部细菌生长。
3.手术治疗:符合手术指征(如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吞咽,或每年发作≥7次等)者,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
六、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机会,天气变化时注意增减衣物,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小儿扁桃体过度肥大可能影响呼吸,需密切关注呼吸状况,必要时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干预,且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
2.孕妇:用药需遵循医嘱,避免自行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若需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的治疗方案。
3.老年患者:需关注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对治疗的影响,治疗时综合考量基础疾病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