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膜炎处理需急性发作期减少患侧足部活动量,受伤初期48小时内冰敷,48小时后热敷、行超声波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开展足部拉伸锻炼与跟腱力量训练,儿童避免过度剧烈运动且康复需监督,老年人物理治疗注意温度、康复循序渐进并关注基础疾病。
一、休息制动急性发作期需减少患侧足部的活动量,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进行剧烈运动,让跟骨充分休息以减轻炎症刺激,例如避免长跑、跳跃等加重跟骨负担的活动。二、物理治疗1.冰敷受伤初期(一般在48小时内),可每日数次用冰袋或冰毛巾敷于跟骨部位,每次敷15-20分钟,利用低温收缩血管,减少炎性物质渗出,从而减轻局部肿胀与疼痛。2.热敷受伤48小时后,可改用热敷,如使用温度适中的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跟骨处,每次敷15-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症吸收。3.超声波治疗借助超声波的机械效应与温热效应,促进跟骨周围组织血液循环,临床研究显示其对改善跟骨骨膜炎有一定效果。三、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像布洛芬等,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留意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四、康复锻炼1.足部拉伸锻炼坐着或躺着时,缓慢进行患侧足部的拉伸动作,例如勾脚、绷脚,每次保持10-15秒,重复多组,每日坚持,有助于恢复足部肌肉柔韧性及跟骨周围组织功能。2.跟腱力量训练可进行踮脚动作,初期可扶固定物体进行,逐渐增加难度与次数,增强跟腱及跟骨周围肌肉力量,稳定跟骨结构。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1.儿童儿童跟骨骨膜炎多因运动损伤等引起,应避免过度剧烈运动,运动前要充分热身。康复锻炼需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监督下开展,选择适合儿童体能的方式,如轻柔的足部活动,防止锻炼不当加重病情。2.老年人老年人跟骨骨膜炎可能与骨质退变等相关,物理治疗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康复锻炼需循序渐进,可选择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同时需关注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若有基础疾病需在控制基础疾病前提下进行相应处理,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