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急性非特异性化脓性炎症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发致病菌主要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诱因是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大量繁殖致炎,临床表现有起病急的全身症状及咽痛等局部症状,诊断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血常规,治疗原则为抗感染和一般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观察体温等,孕妇用药需谨慎,老年需关注基础疾病及药物相互作用。
一、定义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化脓性炎症,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发,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二、病因
1.致病菌:主要致病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此外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也可致病。2.诱因: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如受凉、劳累、烟酒过度等,此时隐藏在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大量繁殖,引发炎症。
三、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起病急,可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寒战、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2.局部症状:咽痛明显,吞咽时加重,可放射至耳部,部分患者有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有时脓性分泌物连成假膜状,但假膜不超出扁桃体范围。
四、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结合病史可明确诊断。
五、治疗原则
1.抗感染治疗:选用青霉素类等敏感抗生素,遵循循证医学选择合适药物。2.一般治疗:患者需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保持口腔清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因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高热时易发生惊厥,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等措施,且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基础上的安全用药。2.孕妇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需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遵循循证医学评估利弊后用药。3.老年患者:需关注基础疾病影响,如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等,用药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