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检查包括常用的间接鼻咽镜检查(受配合度及视野局限影响)和更清晰直观可活检的电子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中CT能显示软组织肿块等情况、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且利于评估肿瘤侵犯范围,病理活检是确诊金标准,EB病毒血清学检查抗体阳性提示患癌风险升高可辅助诊断,儿童检查需充分安抚配合、老年人做影像学检查要考虑身体状况能否耐受、特殊病史者需向医生详细告知病史以便选合适检查方式。
一、鼻咽镜检查
1.间接鼻咽镜检查:为常用初步检查方法,医生借助间接鼻咽镜可观察鼻咽部情况,能发现鼻咽部有无新生物、黏膜有无糜烂等,但受检查者配合度及视野局限影响。
2.电子鼻咽镜检查:可更清晰、直观地观察鼻咽部细微病变,能直接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获取组织样本用于后续病理诊断,其视野范围广且成像清晰。
二、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能清晰显示鼻咽部软组织肿块的大小、形态,还可观察颅底骨质有无破坏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助于初步评估病变范围。
2.MRI检查:对鼻咽部软组织的分辨率高于CT,能更精准地显示肿瘤对周围组织(如颅内、咽旁间隙等)的侵犯范围,尤其对早期微小病变及颅内侵犯的判断更具优势。
三、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通过鼻咽镜取病变部位的组织,送病理科进行显微镜下检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及细胞特征,从而确定是否为鼻咽癌以及具体的病理分型等。
四、EB病毒血清学检查
检测相关EB病毒抗体,如病毒壳抗原IgA(VCA-IgA)、早期抗原IgA(EA-IgA)等。若这些抗体检测呈阳性,提示患鼻咽癌的风险可能升高,但该检查不能单独确诊鼻咽癌,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参考指标。
不同人群在检查时需注意:儿童进行鼻咽镜检查时需充分安抚以配合检查;老年人若有基础疾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考虑其身体状况能否耐受检查;有特殊病史者(如既往有鼻咽部相关疾病等)在检查时需向医生详细告知病史,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