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处理先评估全身状况,有危及生命情况立即抗休克并处理合并伤,稳定性骨折卧床休息配合骨盆兜带牵引,不稳定骨折尽早手术复位固定,合并尿道损伤据程度处理,神经损伤评估后对应治疗,儿童骨折倾向保守治疗需随访,老年综合评估优先保守或微创并防卧床并发症。
一、急救处理
首先评估患者全身状况,若存在失血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需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包括快速补充血容量等操作,优先保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同时检查有无其他合并伤并及时处理。
二、复位与固定
(一)保守治疗
适用于稳定性骨盆骨折(如骨盆环无明显移位的骨折)。患者需卧床休息,一般卧床时间为6~12周,同时配合骨盆兜带牵引,通过牵引维持骨折复位,牵引重量依据患者体重等情况调整,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骨折对位情况。
(二)手术治疗
针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如骨盆环明显移位、合并髋臼骨折等),多采用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目的是恢复骨盆环解剖结构以利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手术时机一般在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后尽早进行,但需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三、并发症处理
(一)尿道损伤
若合并尿道损伤,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相应处理方式,如尿道会师术等,同时要积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二)神经损伤
对于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需评估神经损伤程度,部分可通过保守治疗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探查修复,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恢复状况。
四、特殊人群考虑
(一)儿童骨盆骨折
儿童骨盆骨折多为青枝骨折或骨骺损伤,因儿童骨骼生长潜力大,治疗倾向于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结合轻柔牵引等,需密切随访观察骨骼生长发育情况,避免过度治疗影响儿童骨盆正常发育。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骨质疏松,骨盆骨折后愈合能力较差,手术治疗风险相对较高,治疗时需综合评估患者全身状况、骨折类型等,可优先考虑保守治疗,但要注重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必要时可采用微创手术等相对创伤小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