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的急性副作用包括放疗区域皮肤出现红斑干性脱皮等、放射性食管炎致吞咽疼痛困难、有基础肺部疾病者易现放射性肺炎致咳嗽气短等;晚期副作用有长期致肺组织纤维化致活动后气短、脊髓受照射致肢体麻木无力等放射性脊髓炎、长期致心肌纤维化等放射性心脏损伤、放疗部位骨骼骨密度降低等放射性骨损伤且女性放疗骨盆区可致生殖系统问题需提前沟通建议。
一、急性放疗副作用
1.皮肤反应:放疗区域皮肤可出现红斑、干性脱皮,随着放疗进行可能发展为湿性脱皮。这是因放疗射线损伤皮肤细胞,一般在放疗开始后2-3周左右显现,年轻患者皮肤更新代谢快可能更易出现此类反应,老年患者皮肤修复能力弱需更细致皮肤护理。
2.放射性食管炎:患者会有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症状,系食管黏膜受照射损伤所致,放疗期间进食需注意选择细软、易吞咽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加重食管不适,儿童患者吞咽功能发育未完善,更需关注进食状态及时调整。
3.放射性肺炎:早期可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是肺部组织受照射后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风险更高,需密切监测肺部症状变化。
二、晚期放疗副作用
1.放射性纤维化:长期可致肺组织纤维化,表现为活动后气短,影响肺功能,老年患者因本身肺功能储备下降,放射性纤维化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更显著,需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
2.放射性脊髓炎: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甚至运动障碍,是脊髓受照射后的迟发损伤,儿童患者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对放射性脊髓炎的耐受和修复能力与成人不同,需格外关注神经功能变化。
3.放射性心脏损伤:长期可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包炎等,表现为心悸、胸痛等,有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的患者,放疗可能加重心脏负担,放疗前需评估心脏功能。
4.放射性骨损伤:放疗部位骨骼可出现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增加等情况,女性患者若放疗涉及骨盆区域,可能影响生殖系统,未绝经女性可出现月经紊乱,需提前与患者沟通可能的生殖系统影响并给予相应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