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是发生在皮肤表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类型有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多见于中老年人暴露部位,长期日光照射致病,初期为小结节伴溃疡等;鳞状细胞癌多见于老年人,常发于基础病上,与紫外线等有关,初期为红色硬结等;黑色素瘤可于任何年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表现为色素不均肿物等,早期可转移,早期发现治疗重要,日常要避免过度日晒及关注皮肤异常变化。
一、基底细胞癌
发病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头、面、颈及手背等暴露部位。长期日光照射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如农民、渔民等长期暴露于阳光下的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
临床表现:初期多表现为局部出现小的结节,表面可伴有溃疡,边缘隆起,形似火山口状,生长较为缓慢,一般较少发生转移,但如不及时治疗,可侵犯周围组织。
二、鳞状细胞癌
发病情况:也多见于老年人,常发生于慢性溃疡、烧伤瘢痕、日光性角化病等基础上。同样与紫外线照射关系密切,长期接触砷剂、煤焦油等化学物质也可增加发病风险。男性发病率相对高于女性。
临床表现:初期常为红色硬结,逐渐发展成疣状损害,表面可有鳞屑,进一步可形成溃疡,伴有脓性分泌物,边缘隆起,质地较硬,生长速度相对基底细胞癌稍快,晚期可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三、黑色素瘤
发病情况: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多见,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发生与紫外线暴露、种族(白种人发病率相对较高)、遗传因素等有关。有黑色素痣的人群,若受到反复摩擦、损伤等刺激,可能诱发黑色素瘤。
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色素不均匀、边界不规则的斑片或肿物,颜色可呈黑色、棕色、红色等多种颜色,可伴有瘙痒、出血、溃疡等表现,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即可发生转移,转移部位常见于淋巴结及肺、肝、脑等脏器。
皮肤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预后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过度日光照射,尤其是在紫外线辐射较强的时段(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如涂抹防晒霜、穿戴防晒衣物等;对于皮肤的异常变化,如痣的大小、形状、颜色改变等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