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西医属雄激素性脱发与遗传及雄激素作用相关且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大、不良生活方式可诱发加重中医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有肾阴虚等证型且为多因素疾病需结合西皮肤镜检与中医四诊合参论治不同证型伴不同症状特殊人群需关注各自风险因素。
一、脂溢性脱发的西医视角
脂溢性脱发在西医中多指雄激素性脱发,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其发病主要与遗传易感性和雄激素作用相关。遗传因素决定了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雄激素中的睾酮在5α-还原酶作用下转化为双氢睾酮,后者结合毛囊细胞上的雄激素受体,使毛囊微小化,毛发逐渐变细、变短,最终脱发。此外,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压力过大、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糖高脂饮食、熬夜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雄激素性脱发。
二、脂溢性脱发的中医相关证型分析
中医理论中脱发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肾阴虚是其中一种可能的证型。肾藏精,其华在发,肾阴虚时,阴精不足,不能充分滋养毛发,可出现头发稀疏、脱落等表现。但脂溢性脱发并非仅由肾阴虚导致,还存在其他中医证型:
气血不足: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发,可致发失所养而脱发,常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等表现。
湿热内蕴:过食辛辣油腻等食物,脾胃运化失常,滋生湿热,湿热上蒸巅顶,侵蚀毛囊,也可引发脱发,多伴头皮油腻、头屑多等症状。
三、脂溢性脱发的综合考量
脂溢性脱发是多因素参与的疾病,西医从雄激素、遗传等生理机制出发,中医则从脏腑气血等整体功能失调辨证。肾阴虚可能是导致脂溢性脱发的中医证型之一,但不能将脂溢性脱发完全等同于肾阴虚。临床中需结合患者具体表现,如西医通过皮肤镜检查等明确毛囊状态,中医通过四诊合参辨证,才能精准论治。例如,肾阴虚型脂溢性脱发患者除脱发外,常伴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肾阴亏虚表现,而其他证型有各自不同的伴随症状。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有遗传家族史者、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等,在脂溢性脱发的发生发展中需重点关注其各自的风险因素,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功能衰退,遗传因素影响更突出;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需注重心理调节与生活方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