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粉碎性骨折是骨完整性与连续性遭较大外力破坏致骨折块碎裂成三块及以上,成因包括高能量创伤及低能量但高危人群,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及全身相关表现,诊断靠体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治疗分保守固定与手术复位内固定,特殊人群中老年人需管理骨质疏松等,儿童要考量生长发育影响,女性要防骨质疏松降低骨折风险。
一、定义
髌骨粉碎性骨折是指髌骨因遭受较大外力作用,致使骨的完整性与连续性遭到严重破坏,骨折块碎裂成3块及以上的骨折类型。
二、成因
1.高能量创伤: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强大外力直接作用于髌骨,易引发粉碎性骨折。2.低能量但高危人群: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轻微外伤(如滑倒)也可能导致髌骨粉碎性骨折;儿童虽相对少见,但若发生高能量损伤也可出现。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受伤部位疼痛明显,肿胀较为显著,膝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局部可触及骨折块的异常活动。2.全身表现:若为严重创伤导致的粉碎性骨折,可能伴随全身其他部位损伤相关表现,如出血较多时可出现面色苍白等。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可发现髌骨局部压痛、畸形等情况。2.影像学检查:X线能初步显示骨折情况,明确骨折块数量及大致移位;CT检查可更清晰地呈现骨折块的具体移位、粉碎程度等细节,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五、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适用于骨折无明显移位等情况,通常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膝关节,限制其活动,促进骨折初步愈合,但需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2.手术治疗:对于骨折移位明显等情况,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恢复髌骨的解剖结构,以利于后期膝关节功能恢复。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需重视骨质疏松管理,康复期间避免过早负重,以防骨折再移位或影响愈合,同时要关注全身营养状况,促进骨折修复。2.儿童:因骨骼尚在发育,治疗时需谨慎考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治疗方案选择需综合评估骨折情况与儿童生长特点。3.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风险较高,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外伤,加强骨健康相关措施,如适当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降低髌骨骨折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