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结节骨骺炎好发于青少年11至15岁男性多于女性因生长发育期频繁剧烈运动致骨骺应力损伤,表现为胫骨结节处疼痛肿胀活动后加剧可触及硬性肿块,通过临床表现评估及X线检查可见骨骺改变诊断,非药物干预有休息减少运动、局部冷敷、支具或石膏固定,少数严重保守无效可手术,生活中需避免过度剧烈运动运动前热身有病史者密切随访控制运动强度关注生长发育维护。
一、定义与发病特点
胫骨结节骨骺炎是青少年常见的骨科疾病,好发于11-15岁人群,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多因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胫骨结节骨骺未闭合时,频繁剧烈运动致股四头肌收缩通过髌腱牵拉胫骨结节骨骺,引发骨骺反复应力损伤而发病。
二、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胫骨结节处疼痛、肿胀,活动后疼痛加剧,患者常因膝关节屈伸、跑跳等活动受影响,局部可触及硬性肿块。
三、诊断方法
(一)临床表现评估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症状及运动史等初步判断。
(二)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常用方法,可见胫骨结节骨骺增大、致密或碎裂等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四、治疗方式
(一)非药物干预
1.休息与减少运动:让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充分休息,以减少对胫骨结节骨骺的应力刺激,促进损伤修复。
2.局部冷敷:疼痛明显时可进行局部冷敷,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可缓解疼痛与肿胀,因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充血水肿。
3.支具或石膏固定: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膝关节,限制其过度活动,为骨骺损伤修复创造稳定环境。
(二)手术治疗
少数症状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但手术需谨慎评估,因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需综合考量手术风险与收益。
五、生活方式注意事项
青少年应避免过度剧烈运动,运动前要充分做好热身活动,使身体各部位适应运动状态,降低胫骨结节骨骺损伤风险。有相关病史的青少年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定期随访,根据病情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与治疗方案。特殊人群如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要严格控制运动强度,防止因过度运动导致骨骺进一步损伤,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需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健康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