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骨或关节引发的破坏性病变多继发于肺结核,感染源主要为排菌的肺结核患者且可经血液循环播散,机体免疫力低下等为易感因素,全身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局部不同部位表现各异,通过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有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手术,儿童需规范治疗监测生长与药物对肝肾功能影响,老年人要兼顾基础病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孕妇用药需谨慎选对胎儿影响小药物并密切产检,需早期诊断规范治疗以防严重后果。
一、定义
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骨或关节引发的破坏性病变,多继发于肺结核,属肺外结核范畴。
二、病因
1.感染源:主要为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骨或关节部位。2.易感因素: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易发病,如营养不良、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等人群。
三、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可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2.局部表现:不同部位骨结核表现各异,例如脊柱结核常出现腰背部疼痛、脊柱畸形、活动受限;四肢关节结核可见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形成脓肿、窦道等。
四、诊断
1.影像学检查:X线可发现骨质破坏、骨质疏松等;CT、MRI对早期病变及软组织受累情况显示更清晰。2.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结核杆菌培养等有助于明确结核感染。
五、治疗
1.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需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用药。2.手术治疗:适用于有脓肿形成、死骨、严重脊柱畸形影响功能等情况,通过手术清除病灶、矫正畸形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骨结核可能影响骨骼生长发育,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密切监测生长指标,治疗过程中关注药物对儿童肝肾功能的影响。2.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治疗时需兼顾基础病,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监测药物不良反应。3.孕妇:抗结核用药需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密切产检,评估胎儿健康状况。
骨结核需早期诊断、规范治疗,若延误可能导致严重骨骼畸形、功能障碍甚至残疾,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专业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