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治疗包含非药物的体重管理因超重肥胖是危险因素需将BMI控在健康范围、运动疗法选合适运动如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骑车每次15-20分钟等、物理治疗有热敷每次15-20分钟温度38-42℃、冷敷急性炎症期每次10-15分钟间隔1-2小时及经皮神经电刺激等电疗需专业人员指导,药物治疗由专业医生据个体情况评估选择优先非药物,老年人治疗要格外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肝肾功能选对肝肾影响小方案,儿童骨关节炎罕见需儿科医生综合评估用非侵入低风险干预措施。
一、非药物治疗
1.体重管理:超重或肥胖是骨关节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关节负荷。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每降低1,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症状恶化风险可降低约6%,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与运动将BMI控制在健康范围(18.5~23.9)。
2.运动疗法:根据个体状况选择合适运动。游泳是对关节冲击小的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可增强全身肌肉力量且不增加关节负重;骑自行车能在非负重状态下锻炼下肢肌肉,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增强股四头肌力量,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但需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过度负重运动。
3.物理治疗: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一般每次热敷15~20分钟,温度控制在38~42℃;冷敷适用于急性炎症期,每次冷敷10~15分钟,间隔1~2小时;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等电疗方式可通过刺激神经缓解疼痛,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二、药物治疗
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物)、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等),药物使用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等)评估后选择,遵循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的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骨关节炎老年患者在治疗时需格外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肝肾功能,选择药物时优先考虑对肝肾影响较小的方案,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儿童:儿童骨关节炎极为罕见,若发生需由专业儿科医生综合评估病情,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治疗手段,以非侵入性、低风险的干预措施为主,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