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检查是排查鼻咽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一般不能仅通过它完全排除鼻咽癌,它有优缺点,还需结合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不同人群在检查时也有相应注意事项,如有鼻咽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需更密切随访观察。
一、鼻内窥镜检查在鼻咽癌排查中的作用
鼻内窥镜检查可清晰观察鼻腔、鼻咽部的具体情况,能发现鼻咽部是否存在新生物、黏膜是否有异常(如溃疡、粗糙等表现)。不过,它有一定局限性。
优点:鼻内窥镜检查属于直观的局部检查方法,可直接看到鼻咽部的细微病变,操作相对简便,患者痛苦较小。例如,能发现鼻咽部早期较小的新生物等情况。
局限性:它只能观察到鼻咽部的表面情况,对于病变是否已浸润到深层组织等情况,仅通过鼻内窥镜检查可能无法精准判断。而且,一些早期鼻咽癌的表现可能不典型,仅靠鼻内窥镜的大体观察可能容易漏诊。
二、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病理活检:若鼻内窥镜检查发现鼻咽部有可疑病变,通常需要进行病理活检。通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这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因为病理学检查能明确病变组织的细胞类型、是否为癌细胞等情况。例如,在鼻内窥镜引导下对鼻咽部可疑部位进行穿刺活检或咬取组织活检等。
影像学检查:如鼻咽部CT或MRI检查。CT可以较好地显示鼻咽部的骨质结构情况,看病变是否累及周围骨质;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更清晰地显示鼻咽部病变与周围组织(如血管、神经等)的关系,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范围等,辅助排查鼻咽癌。
三、不同人群的相关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进行鼻内窥镜检查时,需要家长的配合,要安抚儿童情绪,使其尽量配合检查操作。因为儿童鼻咽部相对较窄小,检查时需更加轻柔、谨慎,但一般在合适的麻醉等准备下可顺利进行检查。
成年人:成年人进行鼻内窥镜检查前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等情况,比如是否有鼻腔手术史等。如果检查中发现可疑病变进行活检等操作后,要注意局部是否有出血等情况,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后续观察等。
有鼻咽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这类人群即使鼻内窥镜检查暂时未发现明显异常,也可能需要更密切地随访观察,因为其患鼻咽癌的风险相对较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更频繁的检查手段来排查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