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儿童时期呈生理性增生6-7岁达最大后渐萎缩,病因多由急慢性鼻咽炎等炎症或过敏致病理性增生,儿童表现为鼻塞等多种症状成人症状较轻,诊断通过鼻咽镜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有保守和手术方式,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儿童需防原发病复发等,成人要控基础病定期体检。
一、定义
腺样体为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儿童时期呈生理性增生,6~7岁时达最大程度,之后逐渐萎缩,若因反复炎症等刺激致病理性增生肥大则称为腺样体肥大。
二、病因
多由急慢性鼻咽炎反复发作,或鼻腔、鼻窦、扁桃体等部位炎症波及鼻咽部,刺激腺样体组织增生。此外,过敏反应导致局部水肿增生也可能引发腺样体肥大。
三、临床表现
儿童:常见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时打鼾且伴呼吸暂停;长期鼻塞可致腺样体面容(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列不齐等);因咽鼓管咽口受阻可出现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等;还可能有咳嗽、低热等全身症状。
成人:症状相对较轻,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咽部异物感等。
四、诊断方法
鼻咽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腺样体大小及堵塞后鼻孔情况。
影像学检查:X线鼻咽侧位片可见鼻咽部软组织增厚;CT或MRI能更清晰显示腺样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堵塞程度。
五、治疗方式
(一)保守治疗
适用于轻度腺样体肥大或无明显症状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缓解鼻黏膜炎症(需遵循儿童用药规范,优先非药物干预);存在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但需避免滥用。同时注意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二)手术治疗
对于腺样体肥大严重,已引起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听力下降等明显症状者,需行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刮除术、内镜下切除术等,术后需关注创面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六、预后
经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预后良好。但儿童患者需注意预防原发病复发,避免腺样体再次增生。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应重视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鼻腔清洁,减少过敏原接触。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睡眠呼吸及生长发育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成人: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鼻炎、鼻窦炎等,定期体检监测鼻咽部情况,若出现明显症状及时就诊,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