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喉炎有局部咽喉疼痛、充血肿胀、咳嗽及全身发热、寒战、乏力等症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即保证休息、多饮水、避免过度用嗓、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中病毒感染多自限无需特殊抗病毒药,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局部可用生理盐水含漱、含片缓解,儿童需密切监测病情以防异常及时就医。
一、症状表现
1.局部症状:
咽喉疼痛:起病初期多为咽喉部灼热感,随后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时疼痛尤为显著,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耳部。例如,成人可能因吞咽疼痛影响进食,儿童则可能表现出拒食、哭闹不安等情况。
咽喉部充血肿胀:通过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悬雍垂可能出现水肿下垂现象,严重时会影响呼吸通气。
咳嗽:初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伴有少量痰液咳出,儿童由于咽喉反射较敏感,咳嗽可能相对更频繁。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儿童较成人更易出现高热,甚至可达39℃以上,还可能伴随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年龄较小的儿童因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发热时更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休息:患病期间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以恢复,儿童患者更需保障休息时间,以利于机体对抗疾病。
多饮水:多摄入水分可保持咽喉部湿润,减轻疼痛并稀释痰液,儿童需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防止因发热等导致脱水。
避免过度用嗓: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应尽量减少说话,让咽喉得到充分休息,儿童尤其要注意避免大声哭闹等过度用嗓行为。
饮食调整:对于儿童患者,若出现拒食情况,可改为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营养摄入,成人则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喉刺激。
2.药物治疗:
病毒感染处理: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咽喉炎通常具有自限性,一般无需特殊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处理:若考虑为细菌感染,可遵医嘱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具体药物依据病情而定)。
局部对症处理:可使用生理盐水含漱,起到清洁口腔、减轻炎症的作用;咽喉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局部含片缓解症状,但儿童使用含片需谨慎,防止发生呛咳风险。对于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病情,如体温变化、呼吸情况等,若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进一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