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肾病是血尿酸异常升高致尿酸盐结晶沉积肾脏引发损害,发病机制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炎症致肾小管-间质及肾小球功能受影响并逐步纤维化,早期有夜尿增多、轻度蛋白尿,进展期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有生活方式的高嘌呤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及疾病因素的代谢综合征、肾脏疾病、痛风病史、肾脏基础疾病等。
一、定义阐释
高尿酸血症肾病是由血尿酸水平异常升高,致使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进而引发肾脏结构与功能损害的一类疾病。正常情况下,男性血尿酸值范围约为208~428μmol/L,女性约为155~357μmol/L,当血尿酸持续超出此范围升高时,便可能诱发肾脏病变。
二、发病机制剖析
血尿酸升高后,尿酸盐结晶会在肾间质、肾小管等部位沉积,从而引发炎症反应,造成肾小管-间质损伤,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等功能,同时也会对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产生影响。长期尿酸盐结晶沉积还会逐步致使肾脏纤维化等病理改变。
三、临床表现呈现
(一)早期表现
部分患者早期可出现夜尿增多现象,此乃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所致;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轻度蛋白尿,一般为轻-中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1g以下。
(二)进展期表现
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等肾功能不全表现,还可能伴有高血压等症状,这与肾脏功能受损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别,儿童患者相对少见,若有遗传代谢性疾病引发的高尿酸血症,也可能出现肾脏相关表现;女性在更年期后因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尿酸代谢易受影响,增加患高尿酸血症肾病的风险。
四、相关危险因素涵盖
(一)生活方式因素
高嘌呤饮食是重要危险因素,如长期大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会使尿酸生成增多;缺乏运动、肥胖等也是常见因素,肥胖人群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影响尿酸排泄。
(二)疾病因素
代谢综合征(包含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肾病的风险升高;一些肾脏疾病本身可影响尿酸排泄,进而促使高尿酸血症肾病发生。有痛风病史者更易出现尿酸盐在肾脏沉积,引发高尿酸血症肾病;有肾脏基础疾病者,肾脏对尿酸的处理能力下降,更易受高尿酸血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