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患咽喉炎的因素包括用嗓过度致喉部肌肉疲劳黏膜受损、环境中通风不良粉尘及空气质量差刺激喉部、生活中压力作息不规律或吸烟饮酒影响、职业防护上用嗓方式不当及水分补充不足致喉部易受侵袭引发炎症。
一、用嗓过度因素
教师日常工作中需频繁进行口语表达,如长时间连续授课、组织班级活动等,其每日平均用嗓时间往往远超喉部正常耐受范围。长期过度用嗓会使喉部肌肉疲劳,声带频繁振动摩擦,导致喉部黏膜受损,引发炎症。例如,有研究通过对大量教师群体的用嗓情况监测发现,教师每日用于教学相关的发声时间可达到数小时甚至更长,这种高强度的用嗓行为显著增加了咽喉炎的发生概率。
二、环境因素
1.通风不良与粉尘影响:部分教室存在通风不佳的情况,空气流通不畅,同时可能存在较多粉尘、有害气体等。教师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喉部黏膜易受刺激,引发炎症反应。比如在一些建筑材料粉尘较多的老旧校舍中,教师长期吸入粉尘等污染物,会对喉部黏膜造成持续损伤,进而增加患咽喉炎的风险。
2.空气质量问题:除粉尘外,室内外空气质量较差也会对教师喉部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在空气污染严重的时段或地区,空气中的污染物可直接刺激喉部黏膜,导致喉部炎症的发生。
三、生活方式因素
1.压力与作息影响:教师工作压力较大,需应对教学任务、学生管理等多方面事务,易出现精神紧张、作息不规律等情况。精神紧张会影响身体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而作息不规律会干扰身体的正常生理节律,进而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使喉部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容易引发咽喉炎。
2.不良生活习惯:部分教师可能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成分以及酒精都会对喉部黏膜产生刺激,加重喉部黏膜的损伤程度,从而增加咽喉炎的发生风险。
四、职业防护不足因素
1.用嗓方式不当:很多教师缺乏正确的用嗓及喉部防护知识,在发声时未采用科学的方式,如未保持适当的发声距离、未合理分配用嗓强度等。例如,有的教师为了让后排学生听清内容,过度提高音量发声,这会进一步加重喉部黏膜的负担,导致喉部受损引发炎症。
2.水分补充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导致喉部黏膜干燥,喉部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引发咽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