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可由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等原发性肾脏疾病引发,也可因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等继发性肾脏疾病导致,还能由多囊肾等遗传性肾病引起,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肾脏等也会增加其发生风险。
一、原发性肾脏疾病引发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引发尿毒症的原发性肾脏疾病类型。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会持续进展,其病理过程中肾小球逐渐发生硬化、纤维化等病变,正常肾单位不断被破坏,肾脏滤过和代谢功能逐步丧失,随着病情迁延,最终可发展至尿毒症阶段。此类疾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相关,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肾小球结构,导致炎症损伤持续存在并进行性加重。
二、继发性肾脏疾病引发
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及肾小球细胞等。持续的高糖环境促使肾脏细胞外基质增多,肾小球发生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随着病程进展,肾脏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可进展为尿毒症。一般来说,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2.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会使肾脏入球小动脉及肾小球动脉硬化,肾脏缺血缺氧,进而导致肾小管间质损伤。高血压持续作用下,肾脏结构和功能不断被破坏,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最终进展至尿毒症。高血压患者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尤其是血压长期高于140/90mmHg且未有效干预时,更易引发此类病变。
三、遗传性肾病引发
多囊肾是较为常见的遗传性肾病,由基因缺陷导致。患者肾脏出现多个囊肿,囊肿逐渐增大,会压迫周围肾组织,破坏肾单位,影响肾脏的正常滤过和排泄功能。随着囊肿不断增多和增大,肾脏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发展为尿毒症。此类疾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多囊肾患者,其他成员需密切关注肾脏健康状况。
四、其他相关因素
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尿毒症发生风险。例如长期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过滤代谢蛋白质的负担,使肾脏处于高负荷状态,久而久之损伤肾脏;长期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肾脏血液循环,使肾脏供血不足;酗酒则可能损害肝脏和肾脏功能,干扰肾脏正常代谢。另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肾脏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若病情控制不佳,也会逐步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最终引发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