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临床表现有局部单侧进行性鼻塞、回吸性涕中带血、肿瘤堵塞咽鼓管致耳部分泌性中耳炎症状,约六成至八成患者首发颈部深上群淋巴结肿大,还可转移至骨致疼痛骨折、肺致咳嗽咯血、肝致肝区疼痛黄疸等;护理方面一般要保持病室清洁舒适,不同人群有针对性护理,放疗时观察皮肤、监测血象并指导张口锻炼,主动沟通给予心理支持助患者树信心配合治疗。
一、鼻咽癌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鼻塞:多为单侧进行性鼻塞,因肿瘤增大堵塞后鼻孔所致,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双侧鼻塞。
涕中带血:常表现为回吸性血涕,晨起时较明显,肿瘤侵蚀血管可导致出血。
耳部症状:肿瘤堵塞咽鼓管咽口时,可引起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等分泌性中耳炎症状。
2.颈部淋巴结转移症状:约60%-80%患者首发症状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颈深部上群淋巴结,初期为单侧,继而可双侧,质地硬、活动度差,逐渐固定。
3.远处转移症状:肿瘤可转移至骨、肺、肝等部位,骨转移可致局部疼痛、病理性骨折;肺转移出现咳嗽、咯血;肝转移可致肝区疼痛、黄疸等。
二、鼻咽癌的护理
1.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清洁、安静、舒适,调控适宜温度(18~22℃)与湿度(50%~60%)。嘱患者保证充足睡眠,适度活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指导患者晨起、睡前及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液漱口,维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
儿童患者护理需注重心理安抚,以儿童易接受的方式沟通,缓解其对治疗的抵触;老年患者则要强化基础护理,密切监测病情,保证营养摄入以提升机体耐受性;女性患者需关注其情绪对疾病的影响,给予充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2.放疗护理:
观察皮肤反应,若出现放射性皮炎,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摩擦,嘱患者穿着宽松柔软衣物。
监测血象变化,放疗可能引发骨髓抑制,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若出现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等情况,遵医嘱处理。
指导患者进行张口锻炼,预防颞颌关节粘连致张口进食困难。
3.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与安慰,介绍成功病例,助力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焦虑、恐惧情绪。特殊人群中,儿童需用儿童能理解的方式疏导心理,老年患者需注重情感关怀,女性患者需加强情绪安抚,全方位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