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是因久病耗伤等致脾肾阳气亏虚出现虚寒内生,表现有畏寒肢冷等全身症、久泻等脾胃症、腰膝酸软冷痛等肾脏症及男女不同生殖症,非药物干预需注意生活保暖、充足睡眠等,饮食吃温补脾肾易消化食物,运动选适度有氧运动,特殊人群中老年人重保暖饮食运动、儿童需及时就医专业指导、女性经期孕期重保暖调养。
一、定义与病因
脾肾阳虚是中医术语,指脾脏和肾脏的阳气亏虚,导致温煦、推动等功能减退,出现虚寒内生的病理状态。其病因多为久病耗伤脾肾阳气,或久泻久痢损伤脾肾阳气,或其他脏腑病变累及脾肾等。例如,长期慢性腹泻可损耗脾肾阳气,进而引发脾肾阳虚。
二、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常见畏寒肢冷、面色白、神疲乏力等,因阳气不足,机体失于温煦则畏寒,气血生化不足故面色苍白、神疲。
2.脾胃功能相关表现:可见久泻久痢、完谷不化,或五更泄泻(黎明前腹痛泄泻),因脾阳虚则运化无权,水谷不化。
3.肾脏功能相关表现:腰膝酸软冷痛,因肾阳不足,腰府失于温养;小便不利、面浮肢肿,乃肾阳亏虚,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4.男女不同表现:男子可出现阳痿早泄,女子可见宫寒不孕,均因肾阳不足,生殖功能受影响。
三、非药物干预要点
1.生活方式:注意保暖,尤其腰腹部与下肢,避免受寒加重阳虚;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因过度劳累易耗伤阳气。
2.饮食调理:适当食用温补脾肾之食物,如羊肉、韭菜、山药、桂圆等,但需根据个体体质调整,若体内有湿热等实证表现时需谨慎选用,以免加重病情;可适量食用粥类等易消化食物,减轻脾胃运化负担。
3.运动锻炼:选择适度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但需避免过度运动耗气伤阳。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脾肾阳虚者更需注重保暖,冬季加强防寒措施,可适当增添衣物;饮食调养宜温和易消化,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加重脾胃负担;运动应选择舒缓方式,如慢走等,避免剧烈运动。
2.儿童:脾肾阳虚相对少见,若出现相关表现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温补药物,因儿童脏腑娇嫩,药物使用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及专业中医指导。
3.女性:脾肾阳虚者经期与孕期需特别注意保暖,经期避免受寒致宫寒加重,孕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养,防止影响胎儿及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