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扁桃体炎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易患;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婴幼儿,需注意口腔清洁等;咽白喉由白喉杆菌引起,儿童相对易患且具传染性;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引起,好发于儿童,夏秋季多见,需关注儿童相关情况。
一、化脓性扁桃体炎
1.成因与表现:主要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有白色或黄色渗出物,呈点状或融合成片,可伴有咽痛、发热等症状,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多因劳累、受凉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
2.年龄与性别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罹患,且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密切关注。
二、鹅口疮
1.成因与表现: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婴幼儿,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斑膜,形似凝乳状,不易擦去,强行擦拭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伴有哭闹、拒食等表现,常与口腔卫生不佳、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婴幼儿免疫系统尚不成熟,口腔局部环境易滋生念珠菌。
2.特殊人群(婴幼儿)注意事项:婴幼儿鹅口疮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乳头及奶嘴,玩具等物品定期消毒,由于婴幼儿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弱碱性溶液清洗口腔等局部治疗方法。
三、咽白喉
1.成因与表现:是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咽部有灰白色假膜,范围较大,不易拭去,强行剥离易出血,同时可伴有乏力、低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在白喉流行地区需警惕该病,儿童由于疫苗接种情况等因素可能有易感性。
2.年龄与疾病传播影响:儿童相对易患,且白喉具有传染性,需注意隔离治疗,避免疾病传播给他人,不同性别在该病发病上无显著差异。
四、疱疹性咽峡炎
1.成因与表现:由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引起,咽部可见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伴有剧烈咽痛、发热等症状,好发于儿童,夏秋季多见,与儿童密切接触、环境卫生等因素相关,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易受肠道病毒侵袭。
2.特殊人群(儿童)护理要点: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时要注意监测体温,体温较高时采用合适的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等,保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