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好发于老年人曝光部位,早期是小半透明结节,中央溃疡边缘珍珠样;鳞状细胞癌由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好发曝光部位,早期红斑丘疹,后增大溃疡;黑色素瘤起源于色素痣恶变,好发下肢足部等,早期色素痣改变或新色素皮损,家族史等人群风险高,长期紫外线暴露等增加风险
一、皮肤癌常见症状表现
(一)基底细胞癌症状表现
基底细胞癌好发于老年人曝光部位,如面部等。早期多表现为皮肤上出现一个小的、半透明的结节,质地较硬,表面可有毛细血管扩张,结节缓慢增大,中央可形成溃疡,溃疡边缘卷起,呈珍珠样外观,一般无痛感,但容易反复出血、经久不愈。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对紫外线损伤修复能力下降等因素,更易患基底细胞癌,且可能因对自身皮肤变化关注度相对较低而导致发现较晚。长期户外工作、有紫外线暴露史的人群,该部位皮肤受紫外线损伤累积,增加基底细胞癌发病风险。
(二)鳞状细胞癌症状表现
鳞状细胞癌可由光化性角化病等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好发于头皮、面部、手背等曝光部位。早期常表现为红斑状或略高出皮面的丘疹样皮损,表面可有鳞屑,随着病情进展,皮损逐渐增大,可形成溃疡,溃疡边缘不规则,质地较硬,易出血,可有脓性分泌物,患者可能会有瘙痒、疼痛等感觉。不同性别上并无明显特定差异,但长期吸烟、有慢性溃疡或炎症刺激部位的人群,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增高。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病,这与皮肤老化、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长期紫外线暴露的人群,皮肤受到的损伤持续积累,也会增加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几率。
(三)黑色素瘤症状表现
黑色素瘤通常起源于色素痣恶变,好发于下肢足部(女性多见)、躯干、头颈部等部位。早期表现为色素痣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发生改变,如色素痣面积突然增大、颜色不均匀(可出现多种颜色混合,如黑色、褐色、红色、白色等)、边界不规则、表面不光滑等,也可表现为新出现的色素性皮损。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但儿童黑色素瘤相对少见,且往往恶性程度更高。有家族黑色素瘤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显著增加。长期紫外线暴露、有大量痣且经常受到摩擦等刺激的人群,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升高。例如,长期在太阳下暴晒的户外工作者,皮肤反复受到紫外线损伤,增加了黑色素细胞恶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