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粉碎性骨折保守治疗可致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儿童因生长发育影响更显著成年人修复适应弱需康复锻炼,还可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女性更易出现且与骨折严重程度相关,还易致距骨缺血性坏死儿童也有风险有骨质疏松者更易,长期固定还会致肌肉萎缩儿童恢复潜力大成年人受影响程度与固定时间和康复训练有关。
一、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
距骨粉碎性骨折保守治疗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固定,这会使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发生粘连、挛缩。对于儿童而言,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固定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易导致踝关节及距下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表现为行走时步态异常、屈伸受限等。而成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关节周围组织的修复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也可能出现关节活动度逐步降低的情况,影响日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功能,需要通过规范的康复锻炼来促进关节活动度的恢复,但儿童因自身生长潜力,康复锻炼的效果可能相对较好。
二、创伤性关节炎
由于距骨粉碎性骨折可能破坏关节面的完整性,导致关节软骨损伤,长期磨损后会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女性因生理结构特点以及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对更容易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在活动时疼痛会明显加剧。年龄较大的患者随着关节退变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例如行走距离稍长就会出现明显的关节不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粉碎性骨折越严重,关节面破坏越重,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越高。
三、距骨缺血性坏死
距骨的血运较为特殊,粉碎性骨折会严重破坏其血供,保守治疗时血供难以有效恢复,从而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儿童骨骼血运相对丰富,但粉碎性骨折仍可能影响血供导致坏死风险,而有既往骨质疏松病史的患者,本身骨质量较差,更易出现距骨缺血性坏死。一旦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会严重影响距骨及踝关节的功能,导致患者行走困难,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四、肌肉萎缩
长期固定会使下肢肌肉处于废用状态,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尤其是小腿肌群。不同年龄人群肌肉萎缩的恢复能力不同,儿童的肌肉恢复潜力相对较大,但也需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来预防和改善肌肉萎缩。成年人肌肉萎缩后力量减弱,会影响行走的稳定性和耐力,例如行走时容易疲劳、步态不稳等。肌肉萎缩的程度与固定时间长短、康复训练是否及时规范等因素相关,固定时间越长,肌肉萎缩往往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