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非特异性炎症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病毒感染也可致病学龄前及学龄儿童高发急性者常现发热咽痛等且检查见扁桃体充血肿大有脓性分泌物慢性者多有反复咽痛史伴咽干异物感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非药物干预有休息保证睡眠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饮水环境维持适宜温湿度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多对症治疗婴儿期症状不典型过敏体质用药需观察预防要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一、小儿扁桃体炎的定义与病因
小儿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病毒感染也可导致发病,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为高发人群。
二、临床表现
1.急性扁桃体炎:常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寒战、头痛)、咽痛,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2.慢性扁桃体炎:多有反复咽痛史,可伴咽干、异物感,扁桃体大小不一,可见瘢痕、隐窝口有分泌物等。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观察扁桃体外观、有无分泌物及肿大程度等。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细菌感染时),咽拭子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1.休息:保证患儿充足睡眠,减少活动量,以利于身体恢复。
2.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咽喉部湿润,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环境:维持室内温度在18~22℃、湿度50%~60%,保证空气流通。
五、药物治疗原则
1.细菌感染所致:依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杜绝滥用。
2.病毒感染所致:多为自限性,以对症治疗为主,体温≥38.5℃且患儿有不适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期:婴儿扁桃体炎症状可能不典型,若出现拒食、呼吸急促等情况需立即就医,用药须严格遵医嘱,不可使用不适合婴儿的药物。
2.过敏体质患儿:使用药物时需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一旦出现应即刻停药并就医。
七、预防措施
1.增强体质:鼓励患儿适度进行户外活动,加强锻炼,提升机体抵抗力。
2.注意个人卫生:教导患儿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触口鼻,降低病原体侵入几率。
3.避免交叉感染: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避免带患儿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若周围有人患病,需采取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