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分急性和分泌性,急性起病急儿童哭闹抓耳、成人剧烈耳痛放射头部等伴听力下降等,分泌性有耳闷胀、听力减退等;治疗药物方面急性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分泌性有鼻咽喉炎症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手术上分泌性保守三月无效用鼓膜切开等,胆脂瘤用乳突根治,特殊人群儿童避免耳毒性药物、成人注意耳部清洁等。中耳炎分为急性和分泌性,急性中耳炎起病较急,儿童常哭闹抓耳、成人多有剧烈耳痛且可放射至头部,还会有听力下降、耳鸣等,部分伴发热甚至全身症状及小儿消化道症状;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减退,可伴低调耳鸣,一般无明显耳痛,成人听力随体位变化,儿童可能对声音反应迟钝;治疗上药物治疗急性中耳炎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分泌性中耳炎有鼻咽喉部炎症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水肿,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保守治疗超三月无效可考虑鼓膜切开术等,胆脂瘤型中耳炎等需行乳突根治术等,特殊人群中儿童要避免滥用耳毒性药物,成人要保持耳部清洁、及时治疗鼻腔疾病,特殊时期用药遵医嘱。
一、症状表现
1.急性中耳炎:起病较急,儿童常表现为哭闹不安、抓耳,成人多有剧烈耳痛,疼痛可放射至头部,还可出现听力下降、耳鸣,部分患者伴有发热,体温可达38℃~40℃,严重时可伴有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小儿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症状为耳闷胀感、听力减退,可伴有低调耳鸣,一般无明显耳痛,成人可自觉听力随体位变化,如头位前倾或偏向患侧时听力暂时改善,儿童可能对周围声音反应迟钝,如叫名无应答等。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对于急性中耳炎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具体药物需遵循证依据选择);分泌性中耳炎若存在鼻咽喉部炎症,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腔及咽鼓管黏膜水肿,促进咽鼓管通畅;
2.手术治疗:若分泌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可考虑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等;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情况,多需行乳突根治术等手术清除病灶;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避免滥用耳毒性药物,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症状,如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成人患者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游泳时污水进入耳朵,若有鼻腔疾病需及时治疗,以减少中耳炎发生风险,妊娠、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疗专业人员指导,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