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可通过识别并规避过敏原、远离刺激性因素来避免诱因干预,药物治疗有局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不宜长期用的减充血剂、缓解过敏症状的抗组胺药,还可通过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辅助治疗,儿童需谨慎用药优先非药物干预,孕妇用药慎重优先物理治疗,老年患者用药需考虑基础病及药物相互作用并配合增强体质等。
一、避免诱因干预
1.识别并规避过敏原:对于过敏性慢性鼻炎患者,需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例如花粉季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可有效减少鼻炎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2.远离刺激性因素:避免长期处于污染空气、吸烟环境或接触化学刺激性气体,这些因素会刺激鼻腔黏膜,加重慢性鼻炎症状,日常应保持居住及工作环境空气清新。
二、药物治疗选择
1.局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如糠酸莫米松鼻喷剂等,这类药物能减轻鼻腔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鼻痒等症状,起效相对较快且局部作用为主,全身不良反应较少,适用于多数慢性鼻炎患者,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2.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滴鼻液等,可快速缓解鼻塞症状,但此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等不良反应,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3.抗组胺药:对于过敏性慢性鼻炎,可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能有效缓解鼻痒、流涕等过敏相关症状,口服后吸收较快,可较快改善患者不适。
三、物理治疗辅助
1.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状况,操作简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儿童及成人均可使用,能作为慢性鼻炎治疗的辅助手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慢性鼻炎需格外谨慎用药,尽量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等物理方法。若需用药,应选用儿童适用的安全性高的药物剂型,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导致不良反应。2.孕妇患者:孕妇患慢性鼻炎时,药物使用需特别慎重,应先咨询医生,优先考虑局部物理治疗缓解症状,如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等,药物选择也需充分评估对胎儿的影响,遵循医生的个体化建议。3.老年患者:老年慢性鼻炎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用药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可通过增强体质、避免诱因等方式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