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程度较轻无症状或轻度表现时可先保守治疗,严重呼吸道梗阻表现、并发症反复发生时需手术治疗,儿童患者治疗综合考量症状对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影响,有基础疾病患者手术需全面评估风险。
一、保守治疗情况
当腺样体肥大程度较轻,患儿没有明显的呼吸不畅、睡眠打鼾等症状,或仅有轻度的相关表现时,可先采取保守治疗。例如,若患儿因轻度上呼吸道感染出现短期的腺样体充血肿胀,通过加强护理,如让患儿多休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注意保暖等,部分患儿的症状可能会自行缓解。对于免疫力较低易反复感冒引发腺样体炎症性增生的儿童,可通过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从而观察腺样体肥大的变化情况,部分患儿随着年龄增长,腺样体有自然萎缩的可能。
二、手术治疗指征
1.严重呼吸道梗阻表现:若腺样体肥大导致患儿出现明显的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甚至夜间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憋气的情况,严重影响患儿的通气功能,进而可能对其生长发育(如影响面部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智力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导致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等面部形态改变,这种情况下手术干预是必要的。
2.并发症反复发生:当腺样体肥大引发反复的中耳炎,经规范的药物治疗后仍频繁复发;或者导致鼻窦炎长期不愈、反复发作时,也多需要进行手术。因为腺样体肥大堵塞了咽鼓管咽口,影响中耳通气引流,容易反复引发中耳炎;同时堵塞鼻窦开口,影响鼻窦分泌物排出,导致鼻窦炎反复出现,此时手术切除腺样体有助于消除这些并发症的诱因。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治疗需综合考量症状对其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若儿童因腺样体肥大出现明显的夜间睡眠问题,影响白天的学习和活动,即使年龄较小,也需要由专业医生评估手术风险与收益后决定是否手术。比如幼儿期的腺样体肥大患儿,若有严重的呼吸暂停等情况,也可能需要在充分评估后进行手术。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对于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腺样体肥大患者,在考虑手术治疗时,需要更全面地评估手术风险。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手术前需要心内科等多学科评估,以确保手术能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因为手术可能会对患儿的心肺功能等产生一定影响,需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