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治疗分非手术与手术,非手术包括减少大拇指过度活动让其休息、局部用温毛巾等热敷促血液循环、选非甾体抗炎药(特殊人群需注意)、专业医生谨慎行局部封闭(防肌腱断裂等风险);经非手术无效者可考虑腱鞘切开术,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及康复锻炼;症状缓解后可适度做拇指屈伸锻炼,生活中需避免长时间重复用大拇指劳作,劳作时定时休息并调整姿势减少拇指受力。
一、非手术治疗
1.休息制动:患病期间应减少大拇指的过度活动,避免反复屈伸等加重肌腱磨损的动作,让腱鞘和肌腱得到充分休息,利于炎症消退。例如减少长时间使用手机、敲击键盘等操作。
2.局部热敷:通过温热刺激促进拇指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腱与腱鞘的炎症反应,一般可使用温毛巾或热水袋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但皮肤有破损或感觉迟钝者需谨慎,防止烫伤。
3.药物治疗: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减轻疼痛与炎症,但特殊人群需注意,孕妇、哺乳期女性使用时应咨询医生,因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儿童患者应优先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可先尝试非药物干预。
4.局部封闭治疗:将糖皮质激素注射到腱鞘内,发挥抗炎作用以缓解症状,但频繁封闭可能导致肌腱断裂等风险,需由专业医生谨慎操作,且要考虑患者基础疾病情况,如糖尿病患者使用后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二、手术治疗
对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腱鞘切开术。手术切开狭窄的腱鞘,解除对肌腱的卡压。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同时根据恢复情况进行适度康复锻炼,但要避免过早过度活动导致伤口或肌腱损伤。对于老年患者,需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如合并心血管疾病者要确保手术及术后恢复过程中心血管稳定;儿童患者一般优先选择非手术治疗,因为手术可能影响儿童手部正常发育。
三、康复锻炼与生活方式调整
1.康复锻炼:在症状缓解后可进行适度的拇指屈伸锻炼,如缓慢地做拇指的握拳、伸指动作,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2~3次,循序渐进增加活动幅度和力度,增强肌腱柔韧性,但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病情反复。
2.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重复使用大拇指的劳作或活动,如长时间织毛衣、持续打字等,从事相关工作或家务劳动时应定时休息并活动拇指,调整姿势以减轻拇指负担,尤其女性患者需注意家务劳动中对拇指的过度使用问题,可通过更换操作方式减少患病拇指的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