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早期有多种症状,包括逐渐加重的局部疼痛(夜间可能更明显,儿童青少年易被误为生长痛)、骨表面或深部可触及肿块或肿胀(质地、活动度因肿瘤性质而异)、病变部位影响骨骼正常结构和功能致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出现病理性骨折(无或轻微外力下骨折)、少数有低热等全身症状,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不同性别人群表现有特点,需关注异常表现及时就医。
肿块或肿胀:在骨的表面或深部可触及肿块或感觉到肿胀。若肿瘤生长在骨的表面,可能容易被发现;若生长在深部,则可能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才能察觉。肿块的质地、活动度等因肿瘤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骨肉瘤患者常可在患处摸到较硬的肿块,且肿块边界可能不太清晰。
功能障碍:骨癌病变部位如果影响到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导致相应部位的功能障碍。比如,发生在下肢骨的骨癌,可能会导致行走困难、跛行等;发生在上肢骨的骨癌,可能会影响上肢的正常活动,如提拿物品等功能受限。这是因为肿瘤破坏了骨的完整性和力学性能,使得骨骼无法正常发挥支撑和运动的功能。
病理性骨折:部分骨癌患者可能会出现病理性骨折,即在没有明显外力作用或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发生骨折。这是由于肿瘤组织破坏了骨组织,使骨的强度和韧性下降所致。例如,一些骨巨细胞瘤患者,随着肿瘤的生长,骨皮质变薄,容易发生骨折,且骨折可能为不完全骨折或完全骨折,骨折部位可能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等表现。
全身症状:少数骨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消瘦等。这是因为肿瘤组织的代谢产物以及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等因素导致全身状况的改变。但全身症状往往不是骨癌早期的典型表现,多数情况下还是以局部症状为主。不过,对于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身不适且伴有局部骨相关症状的人群,也需要高度警惕骨癌的可能。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癌引起的疼痛等症状可能与生长痛等混淆,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肢体的异常表现,如持续的局部疼痛、肿块等,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检查。老年人骨癌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且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出现骨相关症状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及时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女性和男性在骨癌早期症状上并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不同性别可能由于工作、生活方式等因素,对自身身体状况的关注程度有所不同,女性可能相对更关注自身健康状况,而男性有时可能容易忽视一些早期症状,所以男性群体也需要提高对骨癌早期症状的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