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处理涵盖规避花粉粉尘等诱发因素与预防感冒,药物治疗有发挥抗炎作用的鼻用糖皮质激素、能清除分泌物等的鼻腔冲洗,针对变应性因素的抗组胺药、可改善鼻塞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其他治疗有需谨慎选择适应证的物理治疗及药物无效且有鼻腔结构异常时考虑的手术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要避免不适合剂型、正确协助鼻腔冲洗等,孕妇用药谨慎,老年人留意药物相互作用等。
一、一般处理
1.规避诱发因素:需远离花粉、粉尘、刺激性气体等过敏原及刺激物,花粉高发期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洁净与适宜湿度,定期通风换气,不同年龄人群均需关注环境因素对鼻腔的影响,儿童更要留意室内温度、湿度的稳定。
2.预防感冒:感冒易加重慢性鼻炎症状,各年龄段均应注意保暖,儿童需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老年人则要尤其关注季节更替时的保暖,降低感冒发生几率。
二、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鼻用糖皮质激素:发挥抗炎作用,可减轻鼻黏膜炎症与水肿,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适用于多数慢性鼻炎患者,但儿童使用需综合评估利弊后谨慎选择。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水冲洗鼻腔,能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各年龄段均可进行,儿童需在成人协助下使用儿童专用冲洗器具与溶液。
2.全身用药
抗组胺药:针对伴有变应性因素的慢性鼻炎,可缓解鼻痒、喷嚏、流涕等症状,选用药物时需关注不同抗组胺药的药效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儿童应选择适合其年龄的剂型。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部分慢性鼻炎患者有改善鼻塞等症状的作用,可根据病情合理选用。
三、其他治疗方法
1.物理治疗:激光、射频等物理治疗可通过作用于鼻黏膜改善鼻腔通气,但需谨慎选择适应证,儿童应慎用此类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且存在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等)导致慢性鼻炎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干预,手术前需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及全身状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鼻腔冲洗需在成人正确协助下操作,选择温和的冲洗液,手术治疗需严格把控适应证,充分考虑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2.孕妇:药物使用需谨慎,局部用药相对更安全,若确需全身用药,需咨询医生权衡利弊,一般处理中要避免接触可能影响胎儿的因素。
3.老年人:药物使用时需留意药物相互作用,局部与全身用药均需考虑其肝肾功能状况,一般处理中要关注环境温度对呼吸的影响,预防因寒冷等因素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