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分急性和慢性,急性病因有肾前性灌注不足、肾性肾实质病变、肾后性尿路梗阻;慢性常由慢性肾病缓慢进展而来有分期,不同人群中儿童可能因先天等引发需关注生长发育,老年人常与慢病相关且药物易蓄积,女性妊娠等特殊时期易加重病情,影响因素包括长期高蛋白等增风险而均衡饮食等有益,有肾脏等病史者为高危需定期检测肾功能。
一、定义
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导致其无法正常履行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盐电解质平衡及内分泌等功能的病理状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二、急性肾功能不全
(一)病因
1.肾前性:多由血容量不足(如大量失血、脱水)、心输出量减少(如心力衰竭)等使肾脏灌注不足所致。
2.肾性:常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如缺血、肾毒性药物损伤)、肾小球肾炎等肾实质病变。
3.肾后性:由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引起,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进而影响肾功能。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
(一)病因
常由慢性肾病缓慢进展而来,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
(二)分期(以慢性为例)
1.肾功能代偿期:肾小球滤过率(GFR)≥90ml/(min·1.73m2),一般无明显症状。
2.肾功能失代偿期:GFR60-89ml/(min·1.73m2),可出现轻度贫血、夜尿增多等表现。
3.肾衰竭期:GFR30-59ml/(min·1.73m2),有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4.尿毒症期:GFR<30ml/(min·1.73m2),有多系统受累表现,如恶心、呕吐、心血管并发症等。
四、不同人群特点
(一)儿童
可能因先天性肾发育异常、遗传性肾病等引发,需关注生长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与肾功能的关联,及时排查遗传因素相关肾病。
(二)老年人
常与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相关,且药物代谢排泄能力下降,更易出现药物蓄积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损伤,需密切监测基础疾病及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
(三)女性
妊娠等特殊时期可能因生理变化加重病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诱发肾功能不全,需在妊娠期加强肾功能监测。
五、相关影响因素
(一)生活方式
长期高蛋白饮食、吸烟、酗酒等可增加肾功能不全风险,而均衡饮食(控制蛋白、盐摄入)、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肾脏健康。
(二)病史
有肾脏疾病病史、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的人群为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测肾功能(如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早期发现异常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