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后可致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且老年患者发生率更高,复位不佳等可致创伤性关节炎,患肢不用致肌肉萎缩尤其股四头肌,属高血栓风险易致下肢深静脉血栓,与部位血供等有关可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复位固定不佳可致畸形愈合,老年患者易致骨质疏松相关问题加重需抗骨质疏松综合管理。
一、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
股骨骨折后长期制动可致膝关节、髋关节活动受限,研究显示约30%-5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关节活动障碍,此与长期缺乏运动、肌肉粘连等相关,年龄因素影响明显,老年患者因自身恢复能力较弱,发生率相对更高,长期不活动还会使关节周围组织弹性降低,进一步加重活动受限。
二、创伤性关节炎
若骨折复位不佳或关节面不平整,关节软骨易磨损,据统计约10%-20%的股骨骨折患者会发展为创伤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时摩擦感,生活方式中长期负重、过度使用关节会加重该后遗症,比如肥胖患者因体重对关节压力大,更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
三、肌肉萎缩
骨折后患肢长期不用致肌肉废用性萎缩,尤其股四头肌,严重者影响肢体力量和行走功能,有研究表明骨折后4周股四头肌萎缩率可达20%以上,儿童患者因处于生长发育期,肌肉萎缩可能影响肌肉正常发育,病史中有神经损伤相关基础疾病的患者,肌肉萎缩情况可能更严重。
四、下肢深静脉血栓
股骨骨折属高血栓风险损伤,约20%-40%的患者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未及时发现处理,可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年龄较大患者血液流速相对缓慢,更易形成血栓,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凝血状态变化时,风险可能增加。
五、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与骨折部位血液供应、损伤程度等有关,如股骨颈骨折中头下型骨折不愈合率较高,可达15%-30%,延迟愈合也较为常见,生活方式中吸烟会影响骨折部位血运,加重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风险,病史中有糖尿病等影响血管、愈合能力疾病的患者,此后遗症发生率更高。
六、畸形愈合
多因复位固定不佳致成角、短缩畸形等,影响肢体外观和功能,短缩畸形超过2cm可能导致步态异常,儿童患者因骨骺未闭合,畸形愈合对生长发育影响更大,可能出现双侧肢体不等长,需密切关注儿童骨折后的复位和固定情况。
七、老年患者特殊后遗症
老年患者股骨骨折后易出现骨质疏松相关问题加重,骨折后活动减少进一步加速骨量丢失,增加再骨折风险,女性患者绝经后本身骨质疏松风险高,股骨骨折后该风险更显著,需注重老年患者骨折后的抗骨质疏松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