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来源于上皮组织,多见于40岁以上成年人,质地硬、色灰白、形成癌巢、分界清、常淋巴道转移,镜下癌细胞排列成巢状等,常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有抑癌基因等突变;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多见于青少年,质地软、色灰红、鱼肉状、细胞弥漫分布、分界不清、常血道转移,镜下细胞形态多样,常表达间叶组织标志物,有相应分子遗传学改变;儿童患肉瘤要考虑生长发育影响,老年人患癌或肉瘤需权衡治疗对整体状况的影响。
一、组织来源方面
1.癌:来源于上皮组织,上皮组织覆盖身体表面及体内各种管腔、囊、腺的内表面等,例如皮肤的表皮、胃肠道的黏膜上皮等都属于上皮组织,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成年人。
2.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血管、淋巴管、骨和软骨组织等,肉瘤相对少见,多见于青少年。
二、形态学特点方面
1.癌:一般质地较硬、色灰白,多形成癌巢,癌巢与间质分界清楚,常通过淋巴道转移。
2.肉瘤:一般质地较软、色灰红、湿润、鱼肉状,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与间质分界不清,常通过血道转移。
三、组织学结构方面
1.癌:镜下可见癌细胞排列成巢状、腺管状、条索状等,如腺癌可呈腺管状结构,鳞状细胞癌可呈巢状排列。
2.肉瘤:镜下可见肉瘤细胞呈弥漫分布,形态多样,如纤维肉瘤细胞呈梭形,骨肉瘤细胞可出现肿瘤性骨样组织或骨组织等。
四、免疫表型方面
1.癌:常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如细胞角蛋白(CK)等。
2.肉瘤:常表达间叶组织标志物,如波形蛋白(Vimentin)等。
五、分子遗传学方面
1.癌:常见的分子改变包括抑癌基因(如p53、RB等)的突变、原癌基因(如ras、myc等)的激活等,不同类型的癌有其特定的分子变异谱,例如结直肠癌常伴有APC、KRAS等基因的突变。
2.肉瘤:也有相应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如骨肉瘤常涉及MYC家族基因扩增、RB基因缺失等,滑膜肉瘤常有SS18-SSX融合基因等特异性分子改变。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患肉瘤时,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考虑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更加谨慎,需综合评估手术、放化疗等对儿童未来身体功能和生长的影响;而对于老年人患癌或肉瘤,要考虑其身体机能衰退、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情况,治疗时需权衡治疗的获益与对机体整体状况的影响,比如对于身体状况较差、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评估其耐受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