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需详尽采集病史询问诱因等、体格检查观察膝关节体征、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看骨质、超声看滑膜增厚积液量、MRI精准显示软组织结构;处理包括一般治疗急性期休息抬高患肢、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注意人群安全、物理治疗急性期冷敷慢性期热敷及理疗、手术治疗针对保守无效等情况的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等。
一、诊断
1.病史采集:详尽询问患者发病相关信息,包括是否存在外伤、过度运动、感染等诱因,明确症状出现时间、发展进程、疼痛部位与性质,以及有无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诱因有别,儿童多与过度活动相关,中老年常因退变或既往损伤引发。
2.体格检查:观察膝关节有无肿胀、畸形,确定压痛部位,检查浮髌试验是否呈阳性,评估膝关节活动度。不同病情患者体征各异,急性滑膜炎肿胀显著,慢性者以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查看膝关节骨质状况,排除骨折、骨质增生等病变,对滑膜炎本身诊断特异性较低,但可提供基础骨质信息。
超声检查:清晰呈现膝关节滑膜增厚情况、关节腔积液量等,可实时动态观察,对滑膜炎诊断及积液评估价值重要,适合床边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精准显示膝关节软组织结构,包括滑膜情况、关节腔积液、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等,是诊断膝关节滑膜炎较敏感的检查方法,能明确滑膜炎程度及相关合并病变。
二、处理
1.一般治疗:急性期需休息,减少膝关节活动,避免负重,以减轻滑膜负担,促进炎症消退。不同年龄患者休息要求不同,儿童需避免剧烈运动,中老年要规避长时间行走或上下楼梯等加重关节负担的活动;抬高患肢,使其高于心脏水平,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所有患者均可采用此方法缓解症状。
2.药物治疗:依据病情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等,需注意不同人群用药安全性,儿童应谨慎使用,防止影响生长发育等。
3.物理治疗:
冷敷:急性期可短期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通过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需注意避免冻伤,儿童皮肤娇嫩,冷敷时间更短且需密切观察。
热敷:慢性期可适当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理疗:如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方式,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促进组织修复,不同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理疗方式。
4.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滑膜增生明显或合并其他严重病变(如半月板损伤、游离体等)的患者,可考虑行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等手术治疗,手术需严格把握适应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评估是否适合手术。